江南春歌詞

《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是宋朝詩人杜牧的一首佳作。這是一首描寫江南風光的一首七言絕句。

詩中第一句“千里鶯啼綠映紅”,一開始就描繪出明媚的江南春景:“千里”說明江南地域之廣闊,“鶯啼”是一種聽覺,是歌喉的唱語,“綠映紅”是一種視覺上的點染之筆,一派江南生機的蓬勃景象。

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風”,用城外山村水邊的特景來映襯江南春色的濃烈。這種別開生面的絡聯用意遣詞都妙趣橫生,顯得春光占盡的優勢,對景色的著意點染。“酒旗”是指鄉村酒店為了吸引生意而掛出來的布簾,風颳的翩翩起舞使這一動景綴連在靜止的物象江村和山郭之上。靜態的事物融入動人的物象點染變得妙趣橫生。

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是對江南春色“動中有靜,小中見大”的再一次的畫面的展開。“南朝四百八十寺”,以前寫過詩化空間量詞做寺為單位的修辭方法: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長亭(這都為行旅中計算路程而設)說明寺廟分布廣泛。其中數字四百八十和數量很多意義不符,為實虛錯位修辭法;“樓台煙雨中”也是為表現佛教禪院禪境之美而點染,表達佛界中凡夫俗子不知道珍惜人生及時行樂而古寺禪院不染凡塵在縹緲於風雨中的獨特景色的宗教之樂和物外之趣的表述,筆觸又裊轉到靜穆狀態;前後詩句雖然多次使描寫對象處在動靜狀態變化中,但是細加體會還會發現所有的景象都是在繁華與逝去和風流與莊嚴之間的無限蒼茫感和詩人情感意識的“去馬心亦樂,想見都邑喧”等描寫的獨特動感變化之美及富有思辨哲理情味的景象之間發生轉換交替出現其詩意委婉,有一種把畫家畫的活脫的景象浮現眼前似“意隨筆到,不務矯飾;妙在畫意畫景之外”的特點,寫景不凡;這樣豐富的描寫也不令人想起司空圖所推崇的詩美理想意境:“超以象外,得其環中”。然而豐富的詩境是意與境相統一。杜牧雖生於六朝已亡之後;而此時已是唐王朝統一下的盛世即將結束前夕。他的歷史文化和藝術修養都很好所以這尾句與全詩在意境的開拓上也同樣地委婉有致地給讀者無限遐想的餘地。

最後一句“多少樓台煙雨中”,是全詩的詩眼所在,也是杜牧藝術風格和審美趣味的體現。他善於把過去和現在、歷史和現實、自然和人生、景物和情感、哲理和意趣等巧妙地融合起來,在虛實相生中表現一種深邃開闊的意境。

這首《江南春》在結構上由景到情,由物及人,虛實相映,起伏跌宕,聲韻諧婉,清新俊秀。這首詩不僅是一幅江南春畫卷,更是詩人情緒情感的外溢。詩人懷古抒情又以古傷今,委婉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晚唐國運衰微和繁華落盡的無奈與悵惘之情。

此詩前兩句寫的是明媚的江南春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後兩句寫的是深邃的哲理詩。這首詩藝術上的成功主要在於構思和布局。它通過描繪明媚的江南春光,不僅勾畫出江南春景的動態美,也狀寫了它的靜態美;不僅再現了江南如詩如畫的陽春煙景,而且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這首詩前兩句由物及人,後兩句由景及情。總之它是一首寫景抒情詩。把這兩句作為抒情句子就是一幅用音樂敲打的圖畫了:煙雨迷濛中的四百八十多座寺廟裡的許多樓台亭閣;畫面中矗立著寺院、酒旗、水村、山郭、僧侶、歌女等人物活動著;畫外音是杜牧深情的吟詠聲調。這首詩情景交融、詩情畫意渾然一體。其藝術構思布局之妙正在於把這二者融為一體。“千里鶯啼綠映紅”有如高懸的一幅山水畫布,“水村山郭酒旗風”使這幅畫布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