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個人資料介紹_個人檔案(生日/星座/歌曲/專輯/MV作品)

東海

東海的個人資料

東海詳細資訊(以下內容包含:東海演藝經歷 主要作品 人物評價 歌曲列表 MV列表 專輯唱片列表等個人資料介紹)
東海生日:

海域簡介

東中國海是中國、日本、韓國等國的海洋戰略要地。該海域存在著中日雙方的釣魚島及附近海域領土爭端,以及中日東海油氣田問題和中韓專屬經濟區劃界問題和蘇岩礁問題。中國自古以來至元朝年間,稱此海域為東海。明朝時,《坤輿萬國全圖》中此海稱為大明海。元明之後,華夏大陸漸有中土之稱,此海域漸稱為東海直到現在。近代周邊國家各自表述,中國稱東海,朝鮮稱南海,琉球尚氏稱琉球海,日本稱薩摩海。現代各大國際媒體,皆稱此海域為東中國海。日本暖流(黑潮)在台灣東側回流北上至日本列島,根據調查研究,該暖流有一分支即台灣暖流在巴士海峽進入台灣海峽而後北上進入東海,另有一分支即黃海暖流進入東海北部,影響到黃海。與渤海和黃海相比,東海有較高的水溫和較大的鹽度,潮差6米—8米,水呈藍色。又因東海屬於亞熱帶和溫帶氣候,利於浮游生物的繁殖和生長,是各種魚蝦繁殖和棲息的良好場所,也是中國海洋生產力最高的海域。東海的優良港灣很多,如上海港位於長江下游黃浦江口,航道深闊,水量充沛,江內風平浪靜,宜於巨輪停泊。廣東南澳島與台灣島南端的鵝鑾鼻連線是東海與南海的分界線。渤海、黃海和東海處在中國大陸的東邊,所以又統稱中國東海。島嶼分布中國沿海島嶼約有60%分布在該區,主要有台灣島、舟山群島、澎湖群島、釣魚島等。東海東部邊緣上的琉球群島一帶島嶼更多,主要有沖繩島、宮古島、石垣島、與那國島等。河流匯入東海的海灣以杭州灣最大,流入東海的河流有長江、錢塘江、閩江及濁水溪等。大陸流入東海的江河,長度超過百公里的河流有40多條,其中長江、錢塘江、甌江、閩江等四大水系是注入東海的主要江河。因而,東海形成一支巨大的低鹽水系,成為中國近海營養鹽比較豐富的水域,其鹽度在34‰以上。因東海位於亞熱帶,年平均水溫20℃—24℃,年溫差7℃—9℃。海底地形東海66℅的面積為大陸架,寬度超過600公里。東海的東部為弧狀的大陸坡與沖繩海槽,最深處在台灣島東北部,深達2322米。大陸坡長1100公里,平均寬35公里。遠離大陸的大陸坡上發育有眾多深切大陸坡的海底峽谷,其規模往往超過陸地上河流形成的大峽谷。在中國東海的中、南部大陸坡上,已發現有超過14條規模不等的海底峽谷,長10—50公里,寬1—15公里,下切深度50—500米,平面形狀呈鵝掌形、樹枝形或蛇曲形,有的海底峽谷一直延伸到沖繩海槽底。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在東海大陸架上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石油資源。中國從1974年開始就在東海進行石油、天然氣勘測,並發現了多個油田,在東海陸架盆地西湖凹陷區域有春曉、平湖、殘雪、斷橋、天外天等油氣田,占地面積達2.2萬平方公里,相當於2/3個台灣省。探明的天然氣儲量達700億立方米以上。魚類資源廣闊的東海大陸棚海底平坦,水質優良,又有多種水團交匯,為各種魚類提供良好的繁殖、索餌和越冬條件。是中國最主要的良好漁場,盛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墨魚等。舟山群島附近的漁場被稱為中國海洋魚類的寶庫。無魚可捕2013年4月初,上千艘漁船停泊在溫嶺釣浜港里,“海里沒魚了。”漁民抽著悶煙,長嘆一聲。往年這個時候,漁民們正忙著出海打漁。但是2013年,台州漁民從3月中旬似乎就進入了伏休期,進港的船越來越多。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的工程師為了採集一個魚類標本來到台州。幾年前,這個標本還很容易碰到,但這一次,他先後跟隨5條漁船,耗時11天,“顆粒無收。”漁民有一串數字:10個小時,用直徑70米、周長1000米的網,不停在海上橫掃35海里,捕撈上的魚只值一兩千元。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出現在台州海域。專家說,舟山、寧波、溫州……整個東海漁場都出現了相同的困境,東海已經到了無魚可捕的邊緣。


主權爭議

東海,歷來屬於中國領海。中國對其有絕對的控制權利。以前,中國海洋部門在東海進行了多次海底圖中中央部份淺藍色的為東中國海勘探,積累了大量數據。當時,日本政府並未對此表示懷疑和質問。其後,日本在美國所謂“全球軍事擴張”指引下,再加之其內部右翼勢力不斷攀升。悍然撕毀原先兩國關於東海和平利用的若干協定。公然自稱東海石油歸其所有,這引起中國極大不滿,給本來已經十分緊張的中日關係,雪上加霜。中國宣布開發東海石油,並且邀請英國共同參與。這使得日本更加瘋狂。他們馬上開始動作,把前期在釣魚島那一套,重新拿出來。先派遣所謂科學考察船。隨後,就是2艘飛彈快艇編隊。自稱:內海巡防。在日本看來,此時中國沒有能力控制整個東海。中國在遼東地區部署的戰鬥海上大風影響東部海域機群主要以殲8-2為基礎。這是根本不能同與F15,16為主導得日本空軍對抗的。再有,當時台海局勢惡化。明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志銘》“公(袁可立)獨抗疏辯論:‘況今西虜跳梁,播酋負固東海,倭患未熄,中原災害頻仍,起廢求言正今日急務’”。中日談判談判氣候看似轉暖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於2005年10月17日第五次參拜靖國神社之後,除了中韓兩國的強烈抗議,歐美政要東海海域和媒體也加入到了對日本外交政策的批評陣營中來。美國總統布希在2005年11月訪華前夕明確表示:我對靖國神社抱有負面感情。不僅國際輿論對日不利,日本國內對小泉固執的參拜態度亦有了很大的轉變。2005年小泉參拜之後,日本六大報系中,惟有《產經新聞》予以支持,其餘五家 集體反對,其中就有一向被認作“保守派”代表的《讀賣新聞》。這份相當有影響力的報紙在社論中說,修補與中國的關係為當務之急。冰封消融尚待時日關於東海劃界,日方一直堅持“中間線原則”,中方則堅持“大陸架自然延伸原則”。原中國駐日大使王毅曾表示,日方以釣魚島的幾個小島為起點欲與中方的大陸為終點“平分”東海,顯然沒有道理。“同時,雙方都聲稱對釣魚島擁有主權”,馮昭奎說,“爭議難以解決,雙方又都面臨著能源短缺的難題,除了鄧小平當年提出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還能有什麼“更好的辦法”?於是,在2004年10月第一輪東海磋商雙方同意繼續對話解決糾紛後,2005年5月的第二輪東海磋商又明確了雙方以平等協商解決糾紛的機制。2005年10月1日,面對己方在開發上後發的劣勢,日本政府終於務實地接受了“共同開發”的原則。儘管其共同開發的方案仍以“中間線”為基準劃分爭議海域,但總算表明雙方進入了實質性的談判階段。本輪中方提出擴大“共同開發”的範圍,將談判又向前推進了一步。中日東海爭議地區形勢圖三項共識新聞發布中日東海問題有關協定發表談話,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2008年6月19日就中日東海問題有關協定向中外記者發表了談話,並回答了提問。中日達成三項共識一是要使東海成為和平、合作、友誼之海。二是要在不損害各自法律立場的情況下,在東海選擇一個區塊進行共同開發。三是日本企業按照中國法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採海洋石油資源條例》,參加春曉油氣田的合作開發。中日雙方就東海問題達成的共識有兩個重要前提:一是有關共識不損害中方在東海的主權權利和管轄權,不損害中方在東海有關問題上的法律立場和主張。中方在東海劃界問題上不承認日方所謂的“中間線”主張。中日之間也不存在劃定“中間線”問題。二是日方同意依照中國法律參加春曉油氣田有關合作,接受中國法律的管轄,承認春曉油氣田的主權權利屬於中國。合作開發在國際上比比皆是。外國企業在中國沿海,中國企業在外國都中國軍艦在東海油氣田巡邏有這種形式的合作開發。中國有關石油公司此前曾在春曉油氣田與尤尼科、殼牌石油公司合作。這兩家公司因商業原因退出。日本企業依照中國相關法律,參與春曉油氣田的合作,其性質與尤尼科、殼牌公司參與春曉合作開發完全一樣。中方的劃界立場中方主張自然延伸原則解決東海大陸架劃界問題,日方主張“中間線”。這個爭議短時間內難以解決。如不妥善處理好這個問題,任憑東海問題升溫,勢必干擾中日關係大局。為了使中日關係能夠順暢地向前發展,中日雙方決心在不涉及主權權益問題的情況下,作出過渡性安排,避免這一問題成為影響中日關係穩定發展的障礙。雙方就共同開發達成的共識就是這種過渡性安排。早在30年前,中國領導人在解決海洋權益問題上,就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構想。中日雙方就共同開發達成的共識,就是這一構想的具體實踐,體現了中方的一貫立場。海上大風影響東部海域中日東海大陸架劃界問題仍需雙方今後通過談判加以解決。妥善解決符合雙方利益中日兩國都是亞洲和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國家。此次雙方達成有關共識,顯示雙方有能力、有誠意通過對話與磋商,妥善處理雙邊關係中的敏感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有利於東海的和平與穩定,有利於中日加強在能源領域的互利合作,有利於中日關係的穩定發展。中日關係的改善和發展也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助於亞洲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確定共同開發區塊東海問題達成原則共識 確定共同開發區塊。外交部 發言人姜瑜2008年6月18日宣布,中日雙方通過平等協商,就東海問題達成原則共識。中日東海問題記者招待會為使中日之間尚未劃界的東海成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中日雙方根據2007年4月中日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以及2007年12月中日兩國領導人達成的新共識,經過認真磋商,一致同意在實現劃界前的過渡期間,在不損害雙方法律立場的情況下進行合作。為此雙方邁出了第一步,今後將繼續進行磋商。中日共同開發作為中日在東海共同開發的第一步,雙方將推進以下步驟:(一)由以下各坐標點順序連線圍成的區域為雙方共同開發區塊(見示意圖):海監建立了東海定期維權1、北緯29°31′,東經125°53′30″2、北緯29°49′,東經125°53′30″3、北緯30°04′,東經126°03′45″4、北緯30°00′,東經126°10′23″5、北緯30°00′,東經126°20′00″6、北緯29°55′,東經126°26′00″7、北緯29°31′,東經126°26′00″(二)雙方經過聯合勘探,本著互惠原則,在上述區塊中選擇雙方一致同意的地點進行共同開發。具體事宜雙方通過協商確定。(三)雙方將努力為實施上述開發履行各自的國內手續,儘快達成必要中國東海地圖的雙邊協定。(四)雙方同意,為儘早實現在東海其它海域的共同開發繼續磋商。關於日本法人依照中國法律參加春曉油氣田開發的諒解中國企業歡迎日本法人按照中國對外合作開採海洋石油資源的有關法律,參加對春曉現有油氣田的開發。中日兩國政府對此予以確認,並努力就進行必要的換文達成一致,儘早締結。雙方為此履行必要的國內手續。日本再次無理取鬧2010年1月19日,據日本媒體報導:圍繞東海油氣田開發問題,日本外長岡田克也在2010年1月17日的東京中日外長會議上出言不遜,聲稱如果中國決定在“春曉”油氣田開展生產活動,日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岡田還說,如果中國單方面開始搬運器材到春曉油田(日本稱為白樺油田)進行開發、違反中日共同開發的共識,日本政府不得不採取“對抗措施”。日本共同社稱,言下之意,日本中日領導人的政治互信也有在周邊海域進行單獨開發的準備。該社引述日外交部發言人訊息稱,岡田在會上高度警戒中國已在春曉油田上進行勘探,於是和中方有了一些爭執。聽到日方這一嚴厲措辭,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在會上也不示弱,他反駁說:“這讓人難以接受。”他認為雙方還未達到簽署合作條約的階段,只回答日方:“有關問題還待進行非正式磋商,將以兩年前的協定為目標,製造相關條件。”中國專家認為,日本政府要採取“必要措施”既不明智也不可行。“春曉”等油氣田都在中國大陸架上,對其開發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情,中方不會受日方的任何牽制和威脅。日本欲派地質調查船赴東海確認中方油氣開採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2013年7月18日稱,“絕不容許”中國單方面開發東海油氣田。路透社報導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等正在準備向中國政府申請,新開發東海7處油氣田。而該媒體18日又發表“獨家報導”,引述不具名日本訊息人士的話稱,日本經濟產業省已命令下屬獨立行政法人JOGMEC(日本石油天然氣東海爭議示意圖(16張)金屬礦物資源機構)的兩艘地質調查船嚴陣以待,一旦發現中國在東海的“中間線”開始採油活動,日方調查船將奔赴東海。“中國或在東海進行50億美元的油氣開發”,路透社17日稱,兩名知情人士稱,中海油很快將向中國政府提交這一計畫,開發“黃岩二期”等項目。如果規劃得到批准,相關項目的天然氣田總數將達到9處。報導稱,這一舉動可能“虹吸”走日本主張擁有主權海域的油氣資源,惡化中日本就緊張的海上衝突。“北京近年來放緩了在資源豐富的東海地區的採油活動,以避免亞洲最大的安全危險。但現在,中國開始加強尋找這種更便宜、更潔淨能源的努力”。報導稱,中國和日本曾在2008年同意聯合開發本地區油氣資源,但日本方面希望在開發天然氣田之前首先解決海上邊界問題。路透社稱,日本“好像對該訊息非常驚訝”。據共同社報導,菅義偉18日表示,正在向中方確認情況,“如果是中國單方面開發,日方絕對不能容許”,日本“將提出嚴正交涉”。“這將是外交邊緣策略”,路透社稱,一旦行動,日方調查船將“開至中間線”。報導稱,JOGMEC現有兩艘調查船,“資源”號已離開北海道港口,其赴東海需要約一周時間;“白嶺”號在沖繩,距爭議海域較近。當被問及該計畫時,安倍辦公室一名女性發言人18日稱,將通過外交渠道嚴密監視中國對日本關切的反應,以決定下一步行動。2013年7月3日,菅義偉也曾對“中國在東海建設鑽井架”表示過“嚴重擔憂”。他當時稱,一艘中國船隻一直在中日兩國海上“中間線”以西約26公里處(中方一側)建造顯然是鑽井平台的設施。“我們的立場依然是,在東海界線尚未確定的情況下,不允許中方在中日雙方都主張的重疊海域進行單方面的油氣田開採活動。”針對日本所謂“中間線”的說法,中國外交部曾多次表示,中方在中國管轄海域進行開發活動無可非議。關於日方單方面聲稱的“中間線”,中方從未接受。中國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員吳懷中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如果這個開發計畫屬實,按照我們以往的原則來看,我們首先不承認“中間線”,二則東海油氣田的開發以往也沒有越過所謂“中間線”,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至於日方所謂的“虹吸理論”更是站不住腳,是無理取鬧。中國開發自己主權範圍內的油氣資源,不用看日本臉色,也不用徵求日本的意見。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研究員郁志榮說,日本官房長官說不允許,不允許的法理依據是什麼。中國在東海大陸架上開採油氣,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賦予我們的權利。由於東海海底的地形和地貌結構,中日在東海劃界問題上應該遵循“大陸架自然延伸”的原則。防空識別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根據1997年3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1995年10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和2001年7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具體範圍為以下六點連線與中國領海線之間空域範圍:北緯33度11分、東經121度47分,北緯33度11分、東經125度00分,北緯31度00分、東經128度20分,北緯25度38分、東經125度00分,北緯24度45分、東經123度00分,北緯26度44分、東經120度58分。


史籍記載

漢元封初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伐東越,遣橫海將軍韓說出句章(今浙江省寧波市),見浙江慈谿縣,浮(東)海遂滅閩越。三國吳建衡初(公元269年),吳遣軍從福建,經東海,與荊州軍隊會於合浦,以擊交趾。三國吳永安末(264年),魏將王雅浮(東)海略句章而去。東晉,孫恩在東海沿岸起義,被稱為“中原海寇之始”。南朝陳天嘉四年(公元563年),章昭達討伐割據福建的陳寶應,余孝頃督會稽、東陽、臨海、永嘉諸軍,會於東海,並配合步兵擊敗陳軍。隋開皇十年(590年),泉州王國慶作亂,自以(東海)海路艱阻,不設防,楊素泛海奄至,擊平之。五代時,吳越與淮南(吳、南唐)相攻,屢以東海為角逐之所。吳越每次朝貢,均從東海出登州、萊州,抵大梁。南宋以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為都城,加強東海海防。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分設沿海制置司,專管淮東、浙西及浙東、福建路。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張世傑等共立趙昰於福州,元將阿剌罕自明州(東海)海道來襲,福州旋陷。元末,方國珍起義抗元,依海為險。明初討陳友定,亦命湯和由明州海道取福州,八閩悉定。明初經略東南,討伐陳友定,明太祖命湯和由東海取福州。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設市舶提舉司於寧波,用於接收日本的上貢。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明朝停止日本進貢,明太祖使湯和經略東海,以作預防。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倭寇橫行,明太祖命江夏侯周德興經理閩海,置烽火、南日、浯嶼三寨于海中。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復許日本進貢。正統九年(公元1444年)侍郎焦宏遷烽火、南日於內地。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尚書薛希璉遷浯嶼水寨於廈門,倭寇愈烈。至嘉靖年間,東海又加強了海防。


東海歷年演唱過的歌曲

  • 2014-05-23歌曲:四分之三
  • 2016-01-20歌曲:阿紫姑娘
  • 2014-05-23歌曲:愛你多久痛多久
  • 2015-08-13歌曲:那些年那些事
  • 2015-08-13歌曲:兄弟兄弟
  • 2016-03-29歌曲:此時此刻我想你
  • 2010-05-27歌曲:老實人
  • 2010-05-27歌曲:誰是我的朋友
  • 2010-05-27歌曲:揉皺的愛情
  • 2010-05-27歌曲:我的窮人朋友
  • 2010-05-27歌曲:回來吧
  • 2010-05-27歌曲:夢中的姑娘
  • 2010-05-27歌曲:我的哥哥
  • 2010-05-27歌曲:在我的冬天裡
  • 2010-05-27歌曲:瞎子妹妹
  • 2010-05-27歌曲:走過唐古拉山

東海歷年專輯

  • 2016年推出專輯:《此時此刻我想你》
  • 2016年推出專輯:《阿紫姑娘》
  • 2015年推出專輯:《兄弟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