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個人資料介紹_個人檔案(生日/星座/歌曲/專輯/MV作品)

豫劇

豫劇的個人資料

豫劇詳細資訊(以下內容包含:豫劇演藝經歷 主要作品 人物評價 歌曲列表 MV列表 專輯唱片列表等個人資料介紹)
豫劇生日:1900-01-01

劇種簡史

清朝時期的豫劇(2張)豫劇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居全國各地方戲曲之首。2006年,國家文化部門統計的國有專業豫劇團體數量為167個,是全國擁有專業戲曲團體和從業人員數量最多的劇種,成為中國戲曲三鼎甲之榜眼。豫劇舊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由於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曾叫“河南謳”。“豫劇”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劇種。


歷史溯源

1924年,王義成在《京報》副刊《戲劇周報》上發表《豫劇通論》一文,文章中的豫劇是對河南省所有劇種的統稱。1947年秋,安陽、鶴壁、洛陽、開封、蘭州、西安四地的民間報界方以此稱謂專指河南梆子。1947年末,豫劇教育家李戰在蘭州組建甘肅第一個豫劇表演團體“新光豫劇團”。1948年,創辦豫劇歷史上第一所學校“私立新光豫劇學校”,這是最早使用“豫劇”名稱的組織機構。1950年,中南區軍政委員會文化部為發展戲劇事業,派人在鄭州招收一批河南梆子演員到武漢,組成以梆子大王陳素真及王魁元、黃忠祥為首的“民眾河南梆子劇團”演出結束後,中南區軍政會副主席鄧子恢接見了相關演員。談到河南梆子時,鄧子恢說:“河南梆子是個小名,豫是河南省的簡稱,我看可以取個大名為豫劇比較恰當。”1950年8月間,該劇團在河南、河北等地巡迴演出時將河南梆子稱為豫劇。“豫劇”一詞正式取代河南梆子。清朝之前宋代東京欣賞演出的場所--勾欄(4張)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是在中原地區(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藝術後發展而成的。隨著研究的深入以及大量資料證實,特別是相關人員在編修《中國戲曲志河南卷》的過程中,各方面的專家進行廣泛調查和論證,得出豫劇最早的誕生地是在古都開封和周邊各縣的結論。宋代志書《東京夢華錄》明確記載,北宋東京開封當時有桑家瓦子、北瓦、次里瓦等,勾欄瓦舍遍布全城,一個勾欄棚可容數千觀眾之多。當時在開封已經演出了大型雜劇《目連救母》。清朝時期清朝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河南已流行梆子戲。據當時的碑文資料記載內容,明皇宮是當年演劇各班祈禱宴會之所,代遠年湮,亦不知創自何時。據清李綠園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書的《岐路燈》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縣誌》記載,當時梆子戲已在開封、杞縣一帶盛行,並曾與羅戲、卷戲等合班演出,稱為“梆羅卷”。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河堤決口,廟宇沖塌,瓦片無存”,可見在道光之前,梆子戲就已在河南存在。豫劇形成以後,由於語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開封為中心的唱法稱“祥符調”;以商丘為中心的唱法稱“豫東調”,又稱東路調;以洛陽為中心流傳的唱法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靠山簧;豫東南沙河流域流傳的唱法稱“沙河調”,又稱本地梆。據20世紀的一些老藝人回憶,他們在1912年前後學藝時,曾聽師傅說起河南的“內十處”,即祥符(今開封)、杞縣、陳留(今開封)、尉氏、中牟、通許、儀封、蘭封(今併入蘭考)、封丘、陽武(今併入原陽)和“外八處”即淮陽、西華、商水、項城、沈丘、太康、扶溝、鹿邑。據藝人相傳,河南梆子最早的傳授者為蔣門、徐門兩家,蔣門在在開封市南面的朱仙鎮,徐門在開封市東面的清河集,都曾辦過科班。而開封的老三班,即義成班、公議班和公興班,傳說都歷經明、清兩代。民國五年(1916年2月15日)的《河聲日報》載:“省內義成班,原為開封縣署民壯總役於建清所組建,歷年以來一般梨園子弟在各處演唱,頗享盛名。”清末民初曾不斷到開封演出的天興班,原是封丘辦的科班,歷史比較悠久,不少豫劇名演員出自該班。知名演員李劍雲、閻彩雲、林黛雲、時倩雲、賈碧雲並稱五大乾旦。其他主要演員有時登科、張治林、聶二妮、孔憲玉、李玉仙、張廷華、李法魁等。民國時期辛亥革命後民國時期豫劇(3張),河南梆子更多地進入城市演出,開封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慶茶社、澄懷茶社、慶茶社、東火神廟茶社和同樂茶社等,均爭相邀聘河南子班社,義成班、天興班、公議班、公興班參加演出。豫劇進入茶社演唱之後,與早已進入茶社的二簧(京劇)形成了相互競爭的局面。民國五年(1916年12月29日),出版的《嵩岳日報》載:“汴省簧戲屢演屢輟,惟梆戲頗持久”。除省城開封之外,鄭州、洛陽、信陽、商丘等地也先後出現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戲園,並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叫好之聲,連連不絕。19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開封相國寺先後建立了永安、同樂、永樂和國民四個戲院,各地豫劇演員薈萃開封,廣受歡迎。民國十五年(1926年),義成班在開封相國寺的火神廟內建立了永安舞台。舞台的組織管理分前、後台、前台,主要負責管理劇院內的各種雜務,如售票,接待觀眾,供應茶水;後台,主要負責演出方面的事務,如確定演出劇目,分配角色以及衣箱、道具等方面的工作。民國十六年(1927年),馮玉祥主政河南,由河南省教育廳在開封成立河南遊藝訓練班,審編劇目,對數百名演員進行“高台教化”、“服務社會”的教育,被名家稱為“河南梆劇改革的第一聲”。民國十七年(1928年),河南省教育廳又成立了戲曲審查會,頒發各種《章豫劇(包公)劇照程》。以樊粹庭、王鎮南、鄒少和、蔣文質、張介陶等為代表的一批知識分子的介入,使河南梆子舞台面貌一新。民國十九年(1930年),豫劇五大流派逐鹿開封,形成唱腔大融合,特別是知識分子改革家的參與,使之豫劇吸收各派之長相互學習競爭,開創了豫劇大繁榮時期。這種融合後的豫劇聲腔隨即又影響各地。這也為1950年豫劇在全國的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樊粹庭在開封創辦豫聲劇院。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河南省教育廳推广部主任樊粹庭在開封組建豫聲戲劇學社,對戲劇的科白、詞句、腔調、做工、化裝、行頭進行改革,對豫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次改革因行政力量的介入,戲劇改革形成了一定的聲勢;鑲入時代思想,提高了劇目、唱詞的文學品位,發揮了唱念做舞的綜合優勢,改革了舊曲,合流了唱調,創立了新腔新韻。樊粹庭還將同樂戲院改為豫聲劇院,邀請豫劇皇后陳素真及趙義庭等人組成強大的演出班子在豫聲劇院售票演出,改編後的豫劇頗受歡迎。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月4日)出版的《河南民報》載:“每晚座無隙地”。抗戰時期中國豫劇第一張唱片《霄壤恨》劇目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5月),樊粹庭陪同陳素真從開封動身赴北平學戲。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7月),盧溝橋事件爆發,樊粹庭、陳素真二人動身返豫,開啟了河南文藝界第一次抗戰募捐義演的大幕。義演到商丘改名為獅吼劇團,並編寫了《滌恥血》、《伉儷箭》、《克敵榮歸》等抗戰劇目。以宣傳抗日、募捐演出,支援抗日戰士,被稱為熱心救國之模範。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開封淪陷,國民黨軍隊炸開黃河花園口大提,黃河泛濫,民眾流離失所。有不少豫劇團體進入西安。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獅吼劇團遷到西安。內戰時期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常香玉在西安創辦香玉劇社。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崔蘭田在西安創辦蘭光劇社,還有孫老七創辦的河南災童戲劇學社等,西安成為豫劇的演出的重要陣地。還有一些演員進入安徽界首演出,如毛蘭花、馬金鳳、閻立品等。在抗戰中,各流派的演員為了謀生而到處流動,他們打破門戶之見,相互搭班演出,使豫劇各流派有了更多的交流。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南京,國軍將領黃杰率領近四萬官兵撤往越南富國島,這些官兵多為蘇、魯、皖、豫諸省人,部隊中有一軍官李久濤,其太太張岫雲原是唱豫劇的紅角。大家號召張岫雲成立劇團(後命名為“中州豫劇團”),專門為官兵們表演,以慰藉鄉情。解放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政要與豫劇(8張)成立後,職業豫劇表演團體在大陸相繼成立,新編曲目、劇目大量出現。河南梆子被官方正式命名為“豫劇”,國家攝製了大量的舞台藝術紀錄電影片、電視片,保存紀錄了許多藝術家和劇團的表演藝術。中國國民黨為表現其文化正統性而提出“弘揚中原文化”的主張,豫劇做為中原文化典型代表在台灣得到大力發揚。1950年,陸軍政戰文工體系在高雄鳳山排出台灣第1批豫劇公演。李登輝、陳水扁在台灣執政時期,大力推行本土文化,台灣豫劇環境受到影響。在馬英九上台後,隨著兩岸關係的升溫,豫台文化交流不斷加深,豫劇在台灣的影響力進一步彰顯。台灣豫劇團是隸屬於中華民國文化部國立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的國家級公立豫劇表演團體。19世紀50年代中期,全國許多省、市、自治區普遍建立豫劇職業演出團體,使豫劇已成為中國境內流布較廣的戲曲劇種之一。導演楊蘭春、作曲王基笑開闢了一條豫劇現代戲道路,創造了以《朝陽溝》為代表的反調唱法,被稱做“現代戲流派”,是豫劇中的歌劇。《朝陽溝》成為一部不可複製的經典。但隨之產生的大量豫劇現代戲,也令不少業內外人士擔心,因優良傳統唱腔在現代戲中的異化和丟失,以及選材審美、唱詞設計藝術性的嚴重缺失,豫劇的雅和韻無法在豫劇現代戲中得到體現,致使豫劇的品位和品質嚴重下降,並且還造成萬人一腔的局面。1951年,台灣空軍成立以毛蘭花為核心的業餘豫劇團(大鵬豫劇隊)。該業餘豫劇團開辦了台灣史上第1個豫劇科班:中華民國空軍業餘豫劇團學生班(大鵬豫劇隊學生班),招收第1期學生8人,第2期學生4人,第3期學生8人後停辦。中華民國陸軍有黃龍豫劇隊、虎賁豫劇隊、捷豹豫劇隊。1953年,黃杰的部隊遷台,劃為台灣海軍陸戰隊,駐地高雄。遷台後的“中州豫劇團”在時任海軍陸戰隊司令周雨寰及夫人的關心和時任職參謀長於豪章的支持下,改組為“飛馬豫劇隊”。同年4月初的一天,蔣介石攜夫人宋美齡在陽明山革命實踐研究院的介壽堂觀看了一場豫劇,在演出過程中,蔣介石連聲稱好,謝幕後,他脫去軍帽,頻頻向台上招手,並對在座的政府要員說豫劇是最富教育之劇種。1956年3月,河南豫劇院成立,以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戲曲藝術的優秀傳統,有系統、有計畫地培養戲曲藝術的新生力量為己任,以豫劇專業為主的河南省戲曲學校(今中原文化藝術學院)正式成立;同年9月8日,河南省文化局提出在全省挖掘整理傳統劇目,並決定在年底召開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在12月舉行的觀摩大會上,共有23個劇種參加演出,豫劇劇目幾乎占演出劇目的一半。1957年,隨著反右鬥爭的不斷擴大,全國各地有一批豫劇工作者如陳素真、閻立品都被打成右派,遭到批判。1962年整並成立陸光豫劇隊。台灣海軍陸戰隊有飛馬豫劇隊;聯勤有四四豫劇團。台灣名流與豫劇(5張)1959年開辦的台灣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學生班是台灣史上維持最久的豫劇科班(後來改成國立國光劇藝實驗學校豫劇科),停辦前共培養出9期學生。台灣第3個豫劇科班,是還沒有培養出畢業生就隨劇隊停辦了的台灣陸軍陸光豫劇隊學生班(在讀生轉到飛馬豫劇隊學生班)。從1940年到1960年,豫劇開始向全國更廣的範圍傳播,四十年代西進陝西、山西、甘肅、青海、新疆等地,五十年代南下湖北、四川、貴州、台灣等地,北上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傳播至全國二十多個省份。1965年,在飛馬豫劇隊要奉命解編之際,蔣經國在高雄聽取了海軍和陸戰隊的長官們的意見後,下令保留飛馬豫劇隊,蔣經國還想辦法解決了豫劇隊的經費問題。1965年起台灣軍方政戰體系開始逐個解散各軍種的豫劇團隊。1966年,台灣空軍業餘豫劇團在屏東解散(聯勤四四豫劇團已先散班)。文革時期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的口號中,豫劇同其他戲曲團一樣,大量傳統服裝、道具、戲曲資料被視為封建殘餘而被燒毀。還有許多豫劇演員遭到批鬥,如常香台灣豫劇(6張)玉被剝奪演出權,《河南日報》對她進行批判,稱之為“大戲霸”。同時,包括河南豫劇院在內的一些豫劇團被撤銷或合併,在全國大力普及樣板戲的形勢下,豫劇工作者為豫劇移植樣板戲做了大量工作,一些不適合演樣板戲的演員被迫改行。1969年4月2日,中國國民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晚會上,蔣介石指明要看豫劇,並看完新編歷史名劇《楊金花》上下全場,盛讚豫劇具有教忠教孝的意義。從1966年到1972年這段文革時期,豫劇除了移植樣板戲外,幾乎沒有新創做的劇目。1971年,陸光豫劇隊解散,只有1965年獲時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蔣經國下令特別照顧(時任副隊長張岫雲越級向小蔣力爭,小蔣定調後,張在1968年退休)的飛馬豫劇隊留下。1973年,台灣最後1個民營豫劇團:鳳麟豫劇團散班(此前還有1個民營的捷音豫曲團已解散),從此台灣只有公營的飛馬豫劇隊1個豫劇戲班。1974年,中國電影製片廠拍攝的豫劇電影《秦良玉》,呈獻蔣介石,甚獲讚賞,並令頒三軍觀賞。受父親影響,蔣經國對豫劇亦情有獨鍾,在他擔任中華民國行政院副院長期間,就觀賞過由王海玲女士主演的多部豫劇,並向嚴家淦和何應欽等人推薦。1978年,台灣軍隊第14屆文藝金獎會演上,總統蔣經國親臨觀賞,並頒發給飛馬豫劇隊獎金四萬元新台幣。文革結束後,傳統豫劇劇目重新走上舞台,從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豫劇創作有了一種新的思想涌動,伴隨著“傷痕文學”的腳步,豫劇出現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作品。1980年,舉行了“豫劇流派匯報演出”,逐漸形成各大豫劇流派,出現了不少描寫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和新編歷史劇,這次匯演有著重大意義,從藝術和影力上確立了陳、常、崔、馬、閻五大旦角以及唐喜成李斯忠等生淨一些流派。到1983年,文革時期的創造桎梏已被打破,豫劇新劇目從作品內容到表現形式、從藝術實踐到理論研究等各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和實驗。改革開放豫劇-打戲1990年,飛馬先後受邀至美、德、奧、意、英等國公演,以豫劇藝術站上國際舞台。1990年7月,台北豫劇改進會一行40人到河南平頂山市演出,開啟了兩岸豫劇交流大幕。此後,台灣豫劇演員多次應邀到大陸演出。這一時期,被稱為“單向交流時期”。1993年,兩岸的豫劇交流由單向交流進入雙向交流時期。1994年,河南電視台開播的《梨園春》欄目以擂台賽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得到廣泛好評。《梨園春》欄目組在中國大陸、台灣以及國外各地演出,使豫劇影響力進一步擴大。1996年,台灣軍方決定不再經營戲曲劇隊,1月1日,飛馬豫劇隊從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移到中華民國教育部下,改成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它就是現在的國營台灣豫劇團。1998年4月,由國家一級演員虎美玲帶領的鄭州市豫劇團40人首次以整團的形式赴台灣演出。二十一世紀2000年,台灣豫劇團首次以義大利著名歌劇《杜蘭朵公主》開創豫劇跨文化劇目,演出造成空前轟動。2001年之後,兩岸豫劇交流進入合作時期。河南藝術家赴台排演了大批豫劇新劇目。2008年3月6日,台灣豫劇團脫離國光劇團獨立,成為其對等機構。2009年,再度移植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為豫劇版《約束》,此兩齣跨文化新作,為豫劇在台之現代化與國際化之發展,開啟創作新道路,演出獲得很高評價。豫劇國際交流(5張)2009年,中國戲曲學院首次從全國招收24名學生,組成2009豫劇本科班,豫劇首次成為大學的一門專業。2010年9月18日至9月20日,河南省文化廳一行10人赴新加坡參加2010年新加坡華族文化節,與台灣豫劇團和新加坡戲曲學院共同舉辦了“亞洲豫劇論壇”,成為豫劇發展史上第一次跨國舉辦的豫劇論壇。2011年,由中國文化部、河南省文化廳、鄭州市政府、中華豫劇文化促進會共同主辦的豫劇盛會中國豫劇藝術節,河南與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安徽、湖北、江蘇、台灣等多個省(區)的豫劇團參與展演。開幕式在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舉行, 洛陽牡丹馬金鳳、台灣豫劇皇太后張岫雲兩位大師榮獲第二屆中國豫劇節“豫劇終身成就獎”。2012年5月20日,台灣文化部成立後,台灣豫劇團隸屬於台灣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灣豫劇團的演出風貌以“結合現代化與本土化,展現包容性與創新性”為發展標誌,強調豫劇的本土化,深刻融入台灣內涵。同時,跨文化或跨界創作觀念成為台灣二十一世紀創作風潮。2015年9月11日,河南豫劇院二團,由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領銜主演的新編大型愛國主義豫劇《蘇武牧羊》亮相西安“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


藝術特點

唱腔《抬花轎》(2張)豫劇因各地語音差異,在音樂上形成帶有區域特色的藝術流派。清末民初,洛陽等地的豫劇多用下五音,而開封等地的豫劇多用上五音,形成鮮明對比。為了區別,豫劇藝人將洛陽等地的唱腔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稱開封各地的唱腔為豫東調(又稱祥符調)。新中國成立後,豫劇專家又把豫東調細分為祥符調、豫東調、沙河調。這一划分得到廣泛認同,即以開封為中心的祥符調;以商丘為中心的豫東調;以洛陽為中心的豫西調;流行於豫東南沙河一帶的沙河調,又叫“本地梆”。其中祥符調、沙河調、豫東調多用上五音,豫西調多用下五音;如今祥符調和沙河調都已經沒落,豫東調與豫西調錶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在豫劇繁盛時期,從事豫劇專業的演員,不僅有漢族,還有回族、滿族、朝鮮族、馬金鳳-飾演-穆桂英(劇照)(2張)蒙古族、高山族、猶太人等少數族裔。豫劇根植中原、昂奮勃發的宏大氣魄,雅俗共賞的審美效應,高亢激越、簡潔明快的唱腔曲調,古今兼具、老少鹹宜的表演風格,幽默詼諧、樂觀向上的語言情趣,不難不澀、南北易懂的中州韻音,質樸無華、寬厚浩然的文化風貌,反映現實、貼近生活、有血有肉的大眾格局等。豫劇藝術古今兼納、剛柔相濟、豁達寬厚、有“中和”之美。首先,豫劇唱腔鏗鏘有力,大氣磅礴、抑揚有度、富有熱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具有很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劇行腔酣暢、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再者,豫劇節奏鮮明強烈、矛盾衝突尖銳、故事情節有頭有尾,再加上曲調詼諧歡快,使得豫劇不僅適合演出輕鬆的喜劇,又適合演帝王將相的大場面戲,豫西調委婉動聽,唱腔悲涼故很適合演悲劇。豫劇在關鍵劇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暢、節奏鮮明、極具挑戰性,一般吐字清晰,易被觀眾聽清。祥符調祥符調發源於開封,是豫劇的母調。為標準的中州音韻,是最正宗的豫劇安金鳳-飾演-白蓮花(劇照)(10張)唱腔。男腔高亢激越、古樸醇厚;女腔莊重大方、委婉俏麗。祥符調唱詞通俗易懂,多為7字句或10字句,唱功有“寧唱十句戲,不道一句白”的藝諺流傳小生多用二本嗓,鬚生用本嗓、二本嗓等,旦角多用小嗓,丑角多用本嗓二本嗓,淨多用疙瘩腔,風格清新典雅、悠揚婉轉。代表人物中,旦有陳素真、馬雙枝、李景萼、閻立品、桑振君、張岫雲、宋桂玲、王秀蘭、姚淑芳、王敬先、田岫玲、張水英;生有唐喜成。醜有牛得草、高興旺等。豫西調豫西調(西府調),發源於洛陽。 聲音低沉,吐字清晰,字字入耳,生旦淨醜多用大本嗓,本嗓後挫下壓;適合演悲觀、憤慨,音樂深沉、悲壯。代表人物中,旦有常香玉、崔蘭田、毛蘭花、蘇蘭芳、湯蘭香等;生有賈寶須、王二順、王遂朝等。豫東調豫東調發源於商丘。慷慨激昂,粗獷豪邁。咬字較重,弦高。女聲花腔較多,具明快、俏麗等常香玉-飾演-花木蘭(劇照)(4張)特點,大小嗓結合,本嗓小嗓混雜使用,男聲粗獷豪邁,多以二本嗓、本嗓多交替使用。代表人物中,生有唐玉成、楊啟超、劉新民、劉忠河、索文化、洪先禮、謝慶軍等;旦有馬金鳳、花桂榮、王潤枝、司鳳英、黃儒秀、陳玉英、張秀蘭、黃愛菊、張衛華、董芙蓉等;淨有李斯忠、吳心平等。沙河調沙河調(本地梆)活潑婉轉,激昂嘹亮。既適宜表達愉快舒暢的心情,也適宜表達慷慨壯烈的氣氛。流傳於淮北、沙河流域,安徽人稱梆子劇、淮北梆子。代表人物中,生有顧喜軒、劉法印、曹彥章、張三旺等;旦有劉玉梅、安金鳳、徐梅蘭等。行當豫劇臉譜(14張)豫劇角色行當由“生旦淨醜”組成。按一般的說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臉。戲班組織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臉,四兵四將四丫環;八個場面兩箱官,外加四個雜役”的結構組成。四生即老生、大紅臉(紅生)、二紅臉(馬上紅臉)、小生;四旦即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閨門旦)、老旦、帥旦;四花臉是黑頭、大花臉、二花臉、三花臉(醜)。也有五生、五旦、五花臉的說法。演員一般都有自己專工行當,也有一些演員則一專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早期豫劇以“外八角”(四生四花臉)戲為主,生行戲占重要地位。生行的大紅臉和二紅臉的界限很嚴,大紅臉專演關羽;二紅臉專演趙匡胤、秦瓊、康茂才等類角色,主要是武功戲。小生行一般有文武之分,也有的演員文武兼備,武功戲較出色。大淨主要以唱工取勝,三花臉除表演詼諧風趣外,武功戲也有“盤繩”、“吊水桶”、“空中還原”、“探海”、“元寶頂”、“大翻身”等不少絕招。旦行在以“外八角”為主時代,只占次要地位,但隨女演員的登台與逐漸增多,在豫劇中取得了主導地位。服飾早期豫劇表演的舞台裝置極為簡單,往往只用蘆席、箔子一擋,台上一桌二椅,即可開演。打小鑼、敲梆子的人員兼檢場。進入城市後,有較固定的劇場,舞台裝置才有所改進。豫聲劇院已採用一些布幕、布景,旦角服飾講究老旦清,正旦俊,花旦風流。此後又受京劇服飾的影響,已基本與京劇服飾相同。妝容豫劇“濃墨重彩”的妝容,不論生旦淨末醜何種角色,他們一律都用油彩上妝,而且畫得很濃很濃。旦角一般都是杏核眼,眼線快挑到了耳根;櫻桃嘴,都是那么一點點。生角畫的各有不同,各種各樣的臉譜更是五花八門,惟妙惟肖。表演陳素真-飾演-楊貴妃(劇照)(3張)豫劇的各行當都有自己的表演要訣,如手勢要訣是“花臉過項,紅臉齊眉,小生齊唇,小旦齊胸”,武打戲的短打要訣是“身如蛇形眼似電,拳如流星,腿似鑽;穩如重舟急似箭,猛、勇、急、快、坐、站穩如山”,在槍路上,有“走絲”、“連九槍”、“十三槍”、“九個鼻”、“八桿”、“單倒”等路數。青衣中閨門旦表演要訣是“上場伸手似攆鵝,回手水袖搭手脖;飄飄下拜如抱子,跪下不能露腳脖”,“說話不看人,走路不踢裙,男女不挽手,坐下看衣襟”。彩旦表演要訣是“斜眼偷看人,說話咬嘴唇;一扭渾身動,走路摔汗巾”。小旦出場式是“出門按鬢角,雙手掖領窩,彎腰提繡鞋,再整衣裳角”。小生表演要訣是“清、淨、沖”。“清”是清秀,唱詞吐字清,神態秀氣;“淨”是動作乾淨利落,恰到好處;“沖”是武打勇猛,精神振奮。樂器豫劇樂隊的文場主奏樂器,早期為大弦(八角月琴,演奏員兼吹嗩吶)、二弦(竹或木質琴筒蒙桐木面的高音小板胡)和三弦(撥彈樂器)。20世紀30年代,樊粹庭與陳素真把豫劇的板胡進行了改革,原本的豫劇板胡與秦腔板胡是一致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人稱豫劇來源於秦腔的原因之一,板胡為豫劇的主弦,大弦、二弦逐漸棄置。50年代後,一般的文場逐漸增添二胡、琵琶、竹笛、笙、悶子、大提琴等。有的增加墜胡、古箏等。還有增加電子琴,小提琴及西洋銅管、木管樂器的,組成中西混合樂隊。豫劇樂器(5張)豫劇武場的鑼鼓點共有三大類:一、開台鑼鼓點,主要由混加官、毛邊、鮑老催等。二、配合表演動作及烘托舞台氣氛的鑼鼓點。大多與京劇相同,但有的叫法不同。常用的有各種形式的一鑼、兩鑼、三鑼以及收頭、四擊頭、緊急風、戰場等。三、唱腔中的鑼鼓點,劇種特色較突出。較常用的有迎風、到脫靴、拐頭釘等。流水板類中有各種流水頭以及一滴油等。散板類中有各種非板頭、滾白等。二八板類鑼鼓點最為豐富,又分為單鼓條和雙鼓條兩類。除兩者都有的串錘、長鑼等外,單鼓條類中常用的有里撇、外撇等,雙鼓條中常用的有五釘錘、梆子穗、風攪雪等。加上其他附屬板式唱腔中的各種鑼鼓點,總共不下百種。


表演藝術

豫劇文場中的傳統伴奏曲牌有300多個,其中嗩吶曲牌130多個,橫笛曲牌20多個,絲弦曲牌170多個。 嗩吶曲牌中常用的有春來到、大漢東山、小漢東山、大桃紅、小桃紅、大開門、小開門、大風入松、小風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龍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駕令、山坡羊、紅繡鞋、嗩吶皮、娃娃等;橫笛曲牌常用的有朝天子、五六五、哭皇天、雲霄歌、石榴花、花朝元歌、百鳥朝鳳、雞爬坡、小開門等; 絲弦曲牌中常用的有小花園、九連環、花錯字、小紅鞋、苦中樂、浪淘沙、油葫蘆、囈怔、算盤子、娶嫁等;豫劇樂隊武場的主要樂器有板鼓、堂鼓、大鑼、手鑔、小鑼和梆子等。


戲曲音樂

豫劇的唱腔音樂結構屬板式變化體,其主要聲腔板式有四種,即二八板、慢板、流水板、散板。豫劇劇照(11張)二八板在豫劇的四大板類中表現力最強,變化最豐富。除二八板這個基本板式外,還可分為慢二八板、中二八板、二八連板、快二八板、緊二八板、緊打慢唱等板式。因過去是由兩個八板(八小節)組成的一個樂段循環反覆使用而得名。隨著表現內容的不斷豐富,這種固定呆板程式已被突破。如今二八板結合了豫東調、豫西調兩大流派的唱法而構成,一眼板可構成上百句的大唱段,主要用於敘事。又可據劇情和人物感情而變化,既能表現明快、爽朗、喜悅,也能表現急切、緊張和激憤、悲痛的情景。此外二八板還可派生出呱噠嘴、狗撕咬、亂彈、垛板、搬板凳等。慢板類有慢板、金鉤掛、反金鉤掛、 迎風板等板式,一般為三眼板。其上下句唱腔起於中眼而落於板上。上句落音較自由,下句落音豫東調和豫西調不同。慢板是豫劇唱腔中常用的板式之一。它的前奏過門有多種形式,其中最常用的有六梆、四梆、導四梆和迎風一梆等。慢板的起腔形式又分整板和散板兩種。整板起的稱為頭句腔,散板起的是將上句唱栽板或大板起,從下句進入慢板。慢板中普通上下句的基本結構是將一句唱腔分為兩個分句,中間有個小過門;全句唱腔之後,隨句尾落音有一個八梆跟腔過門(也可以減少為四梆或完全省略)。慢板的行腔除上述最基本的結構形式外,還有通過局部的變化而產生出來的多種花腔。上句有頭句腔、三句腔,下句有單過板、雙過板等。慢板的收腔又稱鎖板,基本結構與普通的下句相同,只是收腔時速度大多漸慢,並隨著收腔尾音有一個簡短的過門。慢板的速度伸縮性較大,可以隨其內容情緒的不同而用快、中、慢的速度。流水板亦為豫劇常用的板類之一,可分為流水板、慢流水板、快流水板、流水連板等。唱腔一般都是眼起板落的一板一眼的形式。可根據需要作不同速度的變化。曲調比較自由靈活,鏇律流暢,節奏跳蕩,既適用於表豫劇-伴湊隊現歡快活潑的情景,也適用於表現壓抑、憂傷的情感。它還派生出垛板、兩鑼鑽子等。它的主要特徵是鏇律中跨小節的切分節奏特別多,無論是唱腔的起落,還是唱腔鏇律中的起伏、轉折,大多出現在眼位上。流水板的上句落音較自由,下句落5或1音,在普通的上下句結構中,隨著唱腔尾句的落音,一般都有跟腔過門。其前奏過門與基本相同,知識起板簧頭不同。流水板的起腔和收腔形式繁多。流水板類重點附屬性板式主要有流水連板和兩鑼贊子等。飛板也作非板,無板無眼,節奏自由,是一種朗育式的唱腔,屬於散板類。此外,還有滾白、栽板、叫板等。又有哭韻、行韻、絕韻三種格式。哭韻表現悲痛、哀怨的情感;行韻多用於吐訴敘述,絕韻適用於表現果斷、激昂的情感。一般用飛板的唱段都較短,四、六、八句即轉入其他板式。以上四大板類的唱詞一般都是用三、三、四格律的十字句,或二、二、三格律的七字句。有時也用一些字數不等的長短句,如二八板中的呱嗒嘴即以五字句為基礎,飛板中的滾白即為有唱有白的散文體句式。


流派藝術

綜述早期的豫劇演員在一起合作演戲過程中,隨著影響力的不斷擴大,逐台灣三代豫劇人左起王海玲.張岫雲.蕭揚玲漸被賦予一個雅號,如祥符五朵雲、杞縣三亭、豫東五桿旗等清末民初組合,而更早期的演員組合已無從查證。從民國十六年(1927年)起,中國戲曲界吹起流派風,以表演者姓名當作流派的標記,象徵著個人表演風格成為傳統戲曲界的楷模。劇評家、表演家、劇作家、戲迷們都開始以派別來品論表演者的藝術風範,“流派”便成為一種習慣用語,影響所及,豫劇也出現了流派的說法,經常被談論的有陳(素真)派、常(香玉)派、崔(蘭田)派、馬(金鳳)派、閻(立品)派、桑(振君)派等旦角六大流派和生行唐喜成為首的唐派淨行李斯忠為首的李派等。流派的出現對豫劇有正面意義, 其表演特色是豫劇不斷發展的重要因素。


名家流派

清朝雙門將門~許門
清末雙絕
  
孫延德~許長慶
三大鬚生陳玉亭~劉金亭~程玉亭
五大乾旦李劍雲~閻彩雲~林黛雲~時倩雲~賈碧雲
豫西十八家老國公老生:老盛三~劉喜連~張姐~張慶員旦行:張小無~列燦柔~老百合~紀喜來~大金城花臉行:李合群~況膏雲~老慶和~鮑公義~李留柱丑角:老趙奶~唐誠~黃曹城小生:鄭金城
沙河三少李家玉~易湘山~王仲華
四大名旦坤旦:陳素真~王潤枝~司鳳英~馬雙枝
豫東五桿旗大花旗:花桂榮大紅旗:唐玉成杏黃旗:黃儒秀雪白旗:劉玉梅小藍旗:陳素花
前.三鼎甲1930年代:陳素真~司鳳英~常香玉
十八蘭組一:毛蘭花~崔蘭田~王蘭琴~郭蘭仙~祁蘭芳~李蘭菊~羅蘭梅~汪蘭巧~秦蘭花組二:車蘭玉~黃蘭祥~范蘭榮~司蘭榮~張蘭寶~馮蘭青~劉蘭玉~馬蘭鳳~周蘭鳳
後.三鼎甲1950年代:陳素真~常香玉~桑振君
汴京三王王敬先~王秀蘭~王素君
四好名旦閻立品~馬金鳳~徐艷琴~毛蘭花
四小名旦宋桂玲~吳碧波~安金鳳~關靈鳳
大陸個人榮譽稱號豫劇皇后:陳素真豫劇大王:陳素真民國豫劇小皇后:宋桂玲人民藝術家:常香玉(逝世後國務院追封)
台灣個人榮譽稱號豫劇皇太后:張岫雲豫劇皇后:王海玲豫劇小天后:蕭揚玲
六大(名旦)流派
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桑振君
四大(名生)流派
唐玉成唐喜成王二順劉法印
兩大(名淨)流派
李斯忠吳心平
兩大(名醜)流派
牛得草高興旺
其它(生行)流派其它(旦角)流派
劉忠河(劉派)、王素君(王派)、李樹建(李派)張岫雲(張派)、徐艷琴(徐派)、王秀蘭(王派)
梅花獎得主豫劇梅花獎獲得者涉及6省20家院團。 下表為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名單及其所屬院團,排名不分先後。
姓名劇團
王紅麗(二度梅)河南省小皇后豫劇團
章 蘭(二度梅)山東省聊城市豫劇團
李樹建(二度梅)河南省三門峽市豫劇團、河南省豫劇二團
湯玉英河南省豫劇三團
王清芬河南省豫劇二團
牛淑賢(梅花獎榜首)河北省邯鄲東風豫劇團
劉雯卉(一度梅)河南省濟源市豫劇團
虎美玲河南省鄭州市豫劇院
胡小鳳河北省邯鄲東風豫劇團
李喜華湖北省襄樊市豫劇團
李金枝河南省豫劇一團
谷秀榮河南省豫劇一團
陳淑敏河南省洛陽豫劇團
小香玉(梅花獎榜首)山西省太原豫劇團
朱巧雲河南省開封豫劇團
周 樺甘肅省蘭州市豫劇團
張春玲湖北省十堰市豫劇團
朱桂芹山東省菏澤市豫劇團
顏永江河南省平煤集團豫劇團
金不換河南省鶴壁豫劇團
苗文華河北省邯鄲東風劇團
汪荃珍河南省豫劇三團
賈文龍(梅花獎榜首)河南省豫劇三團
李新花山東省濟寧市豫劇團
楊紅霞河南省豫劇三團
王 惠河南省豫劇一團
劉曉燕河南省平頂山豫劇團
田 敏河南省豫劇二團
郭英麗河北省邯鄲東風劇團
陳新琴河南商丘豫劇團
徐俊霞河南省豫劇一團
楚淑珍河南省平頂山豫劇團
張虹江蘇省梆子劇團
燕凌江蘇省梆子劇團
張艷萍
  
鄭州市豫劇院
豫劇作家
樊粹庭,代表作:四大悲劇《滌恥血》、《三拂袖》、《霄壤恨》和《義烈風》;四大喜劇《洛陽橋》、《凌雲志》、《女貞花》和《柳綠雲》;四大歷史劇《王佐斷臂》、《水工鄭國》、《宋景詩與武訓》和《再生鐵》;四大神話劇《紅珠女》、《劈山救母》、《金山寺》和《雷峰塔》。楊蘭春,代表作:《小二黑結婚》、《人往高處走》、《劉胡蘭》、《朝陽溝》、《冬去春來》、《朝陽溝內傳》等。同時他還導演了不少現代戲和傳統戲。如《血淚仇》、《赤葉河》、 《志願軍的未婚妻》、《秦香蓮》、《唐知縣審誥命》等。


豫劇劇團

羅列分布在大中華區歷史上以及現存的部分主要豫劇團,按照各省(市、區)字母順序排列如下:

省(直轄市)劇團
安徽省 毫州市豫劇團、安徽梆子戲團、淮北市豫劇團、濉溪豫劇團、阜陽市豫劇團、阜陽金鵬豫劇團、潁上縣豫劇團、渦陽縣豫劇團、渦陽百花豫劇團、太和豫劇團、金鳳凰豫劇團、高滔豫劇團、臨泉縣豫劇、獻海豫劇團、合肥豫劇社團、魚台縣豫劇團、利辛縣豫劇團等。
  
北京市
  
北京占奇豫劇團、同樂園豫劇團、豫苑春戲曲協會等。
甘肅省
  
蘭州市豫劇團、甘肅省豫劇團
  
貴州省
  
貴陽市豫劇團
  
河北省
  
河北省豫劇團、石家莊豫劇團、東風豫劇團、邢台市豫劇團、春燕豫劇團、平原青年豫劇團、元氏縣豫劇團、大名縣豫劇、臨漳縣豫劇團等。
  
河南省
  
河南豫劇院、鄭州市豫劇院、商丘市豫劇團、安陽市豫劇團、濮陽市豫劇團、鶴壁豫劇團、焦作市豫劇團、洛陽豫劇團、小皇后豫劇團、三門峽市豫劇團、許昌市豫劇團、開封市豫劇團、新鄉市豫劇團、周口市豫劇團、漯河市豫劇團、平頂山市豫劇團、駐馬店市豫劇團、信陽市豫劇團、南陽市豫劇團等。(還有河南省的130多縣級豫劇團沒列其中)、(民營劇團不計其數)
  
黑龍江省
  
鶴崗市豫劇團、哈爾濱市豫劇團、伊春市豫劇團
  
湖北省武漢市豫劇團、襄樊市豫劇院、十堰市豫劇團、老河口豫劇團、湖北省豫劇團等。
吉林省長春市豫劇團、吉林省豫劇團 
江蘇省江蘇省梆子劇團、徐州豫劇團、豐縣小皇后豫劇團
遼寧省
  
撫順市豫劇團
  
青海省
  
西寧市豫劇團
山東省
  
濟南市豫劇團、泰安市豫劇團、魯新豫劇團、濟寧市豫劇團、聊城市豫劇院、菏澤市豫劇團、蒙陰縣豫劇團、臨沂市豫劇團、藤縣豫劇團、棗莊市豫劇團、棗莊市齊聲豫劇團、曹縣豫劇團、成武縣豫劇團、鄒城市豫劇團、汶上縣豫劇團、泗水縣豫劇團、東平縣豫劇團、兗州市豫劇團、長清縣豫劇團、茌平縣豫劇團、莘縣豫劇團、單縣豫劇團、鳳凰湖豫劇團、鄆城縣豫劇團、梁山縣豫劇團等。
  
山西省
  
太原市豫劇團、大同市豫劇團、陽泉市豫劇團、運城市豫劇團、長治市豫劇團、山西旅遊公司豫劇團、絳縣豫劇團等。
  
陝西省
  
西安市豫劇團、獅吼劇團、民眾劇社、渭南豫劇團、鹹陽市豫劇團、寶雞市豫劇團等。
四川省四川省豫劇團
台灣地區中州豫劇團、台灣豫劇團
天津市天津市豫劇團
上海市
  
上海豫劇協會
深圳市深圳梨園藝術團
西藏自治區西藏豫劇團
新疆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豫劇團、石河子市豫劇團、農九師豫劇團、阿克蘇豫劇團等。


豫劇劇目

豫劇的傳統劇目有1000多個,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於歷史小說和演義。劇目呈現(17張)如封神戲、三國戲、瓦崗戲、包公戲、以宋朝為背景的戲如楊家將和岳家將等題材,還有很大一部分描寫愛情、婚姻、道德倫理的戲。新中國成立之後,出現了不少描寫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和新編歷史劇。據1956年統計,傳統劇目有647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春秋配》、《梵王宮》、《三上轎》、《三拂袖》、《滌恥血》、《桃花庵》、《地塘板》、《對花槍》、《提寇準》、《天地配》、《鍘美案》、《鳳帥令》、《玉虎墜》、《十面埋伏》、《跑汴京》、《金囍記》、《賀後罵殿》、《對繡鞋》、《天國盛會》、《秦雪梅》、《三上關》、《女貞花》、《劈山救母》等。1949年以來,改編的傳統戲有《紅娘》、《花木蘭》、《宇宙鋒》、《穆桂英掛帥》、《破洪州》、《五世請纓》、《唐知縣審誥命》、《打金枝》、《三哭殿》、《大祭樁》、《秦雪梅弔孝》、《劉墉下南京》、《五女拜壽》、《佛血淚》、《白蛇傳》、《程纓救孤》、《清風亭》、《玉簪記》(又名《必正與妙常》)、《抬花轎》(又名《香囊記》)等。創作改編的現代戲有《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人歡馬叫》、《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等。海峽兩岸豫劇界又創作出許多新作品,如《香魂女》、《焦裕祿》、《中國公主杜蘭朵》、《鍘刀下的紅梅》、《花嫁巫娘》、《秦少游與蘇小妹》、《武后與婉兒》、《龍宮奇緣》、《美人尖》、《田姐與莊周》、《斗笠縣令》、《龍門大佛》等。


保護現狀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豫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豫劇歷年演唱過的歌曲

  • 2014-01-28歌曲:花打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