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诗歌首頁 诗词詩歌大全 诗词詩歌名句 诗词诗歌作者

送楊少尹序

唐代韓愈

  昔疏廣、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辭位而去。於是公卿設供帳,祖道都門外,車數百輛;道路觀者,多嘆息泣下,共言其賢。漢史既傳其事,而後世工畫者,又圖其跡,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國子司業楊君巨源,方以能詩訓後進,一旦以年滿七十,亦白相去,歸其鄉。世常說古今人不相及,今楊與二疏,其意豈異也?

  予忝在公卿後,遇病不能出,不知楊侯去時,城門外送者幾人,車幾輛,馬幾匹,道旁觀者,亦有嘆息知其為賢與否;

  而太史氏又能張大其事為傳,繼二疏蹤跡否,不落莫否。見今世無工畫者,而畫與不畫,固不論也。

  然吾聞楊侯之去,相有愛而惜之者,白以為其都少尹,不絕其祿。又為歌詩以勸之,京師之長於詩者,亦屬而和之。又不知當時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為家,罷則無所于歸。楊侯始冠,舉於其鄉,歌《鹿鳴》而來也。今之歸,指其樹曰:“某樹,吾先人之所種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時所釣游也。”鄉人莫不加敬,誡子孫以楊侯不去其鄉為法。古之所謂鄉先生沒而可祭於社者,其在斯人歟?其在斯人歟?

譯文及注釋

  昔疏廣、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辭位而去。於是公卿設供帳,祖道都門外,車數百輛;道路觀者,多嘆息泣下,共言其賢。漢史既傳其事,而後世工畫者,又圖其跡,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古時候疏廣、疏受叔侄二人,因為年老,同一天辭掉職位離去。當時,朝廷中的公卿擺設宴席,在京都門外為他們餞行,車駕有數百輛之多;道路上旁觀的,有很多人為之感嘆並流下了眼淚,無不稱讚他們賢明。漢代的史書既記載了他們的事跡,而後世擅長繪畫的人,又畫下了他們的形象,到今天依然光彩照人,清清楚楚的仿佛是前不久發生的事情。

  國子司業楊君巨源,方以能詩訓後進,一旦以年滿七十,亦白相去,歸其鄉。世常說古今人不相及,今楊與二疏,其意豈異也?
  國子監司業楊巨源,正以他善於寫詩來教育學生,一旦到了七十歲,也稟白丞相離職回歸他的故鄉。世上常說古時的人和現今的人是不能並論的,而今楊巨源與疏氏二人,他們的思想難道有什麼差異嗎?

  予忝在公卿後,遇病不能出,不知楊侯去時,城門外送者幾人,車幾輛,馬幾匹,道旁觀者,亦有嘆息知其為賢與否;
  我攀附於公卿之末,恰逢生病不能出去送行。不知道楊少尹走的時候,都城門外送行的有多少人?車有多少輛?馬有多少匹?道邊的旁觀者,也有為他的行為感嘆,知道他是賢者的,還是沒有呢?

  而太史氏又能張大其事為傳,繼二疏蹤跡否,不落莫否。見今世無工畫者,而畫與不畫,固不論也。
  而史官能不能鋪張渲染他的事跡,寫成傳記以做為疏氏二人的事跡的繼續呢?不會冷落寂寞吧?我看到現在世上沒有擅長繪畫的,而畫還是不畫,也就不必考慮了!

  然吾聞楊侯之去,相有愛而惜之者,白以為其都少尹,不絕其祿。又為歌詩以勸之,京師之長於詩者,亦屬而和之。又不知當時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然而我聽說揚侯的辭歸,丞相中有敬重而憐惜他的,奏明皇上任命他為其故鄉河中府的少尹,以便不斷絕他的俸祿;又親自寫詩來慰勉他。京城中擅長寫詩的人,也作詩來應和。又不知道古時候疏氏二人的歸鄉,有這樣的事嗎?古人與今人相同還是不同,不得而知啊!

  中世士大夫,以官為家,罷則無所于歸。楊侯始冠,舉於其鄉,歌《鹿鳴》而來也。今之歸,指其樹曰:“某樹,吾先人之所種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時所釣游也。”鄉人莫不加敬,誡子孫以楊侯不去其鄉為法。古之所謂鄉先生沒而可祭於社者,其在斯人歟?其在斯人歟?
  中古以後的士大夫,往往依靠官俸來養家,罷官之後就無歸宿之處。楊侯剛成年,便在他的家鄉被薦舉,參加了《鹿鳴》宴而來到朝廷的。現在回到故鄉,指著鄉間的樹說:“那些樹是我的先人種的。”“那條溪流,那座山丘,是我小時候釣魚、遊戲的地方。”故鄉的人沒有不對他表示敬意的,人們告誡子孫要以楊侯不捨棄故土的美德做為榜樣。古人所謂“鄉先生”,逝去之後能夠在鄉里社廟中享受祭祀的,大概就是這樣的人吧?

韓愈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580篇詩文

其他詩文

自袁州還京行次安陸,先寄隨州周員外(周君巢也)

唐代韓愈

行行指漢東,暫喜笑言同。雨雪離江上,蒹葭出夢中。
面猶含瘴色,眼已見華風。歲暮難相值,酣歌未可終。

鄭群贈簟

唐代韓愈

蘄州笛竹天下知,鄭君所寶尤瑰奇。攜來當晝不得臥,
一府傳看黃琉璃。體堅色淨又藏節,盡眼凝滑無瑕疵。
法曹貧賤眾所易,腰腹空大何能為,自從五月困暑濕,
如坐深甑遭蒸炊。手磨袖拂心語口,慢膚多汗真相宜。
日暮歸來獨惆悵,有賣直欲傾家資。誰謂故人知我意,
卷送八尺含風漪。呼奴掃地鋪未了,光彩照耀驚童兒。
青蠅側翅蚤虱避,肅肅疑有清飆吹。倒身甘寢百疾愈,
卻願天日恆炎曦。明珠青玉不足報,贈子相好無時衰。

雜詩

唐代韓愈

古史散左右,詩書置後前。豈殊蠹書蟲,生死文字間。
古道自愚蠢,古言自包纏。當今固殊古,誰與為欣歡。
獨攜無言子,共升崑崙顛。長風飄襟裾,遂起飛高圓。
下視禹九州,一塵集豪端。遨嬉未雲幾,下已億萬年。
向者夸奪子,萬墳厭其巔。惜哉抱所見,白黑未及分。
慷慨為悲咤,淚如九河翻。指摘相告語,雖還今誰親。
翩然下大荒,被發騎騏驎。

寄崔二十七立之

唐代韓愈

西城員外丞,心跡兩屈奇。往歲戰詞賦,不將勢力隨。
下驢入省門,左右驚紛披。傲兀坐試席,深叢見孤羆。
文如翻水成,初不用意為。四座各低面,不敢捩眼窺。
升階揖侍郎,歸舍日未欹。佳句喧眾口,考官敢瑕疵。
連年收科第,若摘頷底髭。回首卿相位,通途無他岐。
豈論校書郎,袍笏光參差。童稚見稱說,祝身得如斯。
儕輩妒且熱,喘如竹筒吹。老婦願嫁女,約不論財貲。
老翁不量分,累月笞其兒。攪攪爭附托,無人角雄雌。
由來人間事,翻覆不可知。安有巢中鷇,插翅飛天陲。
駒麛著爪牙,猛虎借與皮。汝頭有韁系,汝腳有索縻。
陷身泥溝間,誰復稟指撝。不脫吏部選,可見偶與奇。
又作朝士貶,得非命所施。客居京城中,十日營一炊。
逼迫走巴蠻,恩愛座上離。昨來漢水頭,始得完孤羈。
桁掛新衣裳,盎棄食殘糜。苟無饑寒苦,那用分高卑。
憐我還好古,宦途同險巇。每旬遺我書,竟歲無差池。
新篇奚其思,風幡肆逶迤。又論諸毛功,劈水看蛟螭。
雷電生睒睗,角鬣相撐披。屬我感窮景,抱華不能摛。
唱來和相報,愧嘆俾我疵。又寄百尺彩,緋紅相盛衰。
巧能喻其誠,深淺抽肝脾。開展放我側,方餐涕垂匙。
朋交日凋謝,存者逐利移。子寧獨迷誤,綴綴意益彌。
舉頭庭樹豁,狂飆卷寒曦。迢遞山水隔,何由應塤篪。
別來就十年,君馬記騧驪。長女當及事,誰助出帨縭。
諸男皆秀朗,幾能守家規。文字銳氣在,輝輝見旌麾。
摧腸與戚容,能復持酒卮。我雖未耋老,發禿骨力羸。
所餘十九齒,飄颻盡浮危。玄花著兩眼,視物隔褷褵。
燕席謝不詣,游鞍懸莫騎。敦敦憑書案,譬彼鳥黏黐。
且吾聞之師,不以物自隳。孤豚眠糞壤,不慕太廟犧。
君看一時人,幾輩先騰馳。過半黑頭死,陰蟲食枯骴。
歡華不滿眼,咎責塞兩儀。觀名計之利,詎足相陪裨。
仁者恥貪冒,受祿量所宜。無能食國惠,豈異哀癃罷。
久欲辭謝去,休令眾睢睢。況又嬰疹疾,寧保軀不貲。
不能前死罷,內實慚神祇。舊籍在東郡,茅屋枳棘籬。
還歸非無指,灞渭揚春澌。生兮耕吾疆,死也埋吾陂。
文書自傳道,不仗史筆垂。夫子固吾黨,新恩釋銜羈。
去來伊洛上,相待安罛箄。我有雙飲盞,其銀得朱提。
黃金塗物象,雕鐫妙工倕。乃令千里鯨,麼麽微螽斯。
猶能爭明月,擺掉出渺瀰。野草花葉細,不辨薋菉葹。
綿綿相糾結,狀似環城陴。四隅芙蓉樹,擢艷皆猗猗。
鯨以興君身,失所逢百罹。月以喻夫道,黽勉勵莫虧。
草木明覆載,妍醜齊榮萎。願君恆御之,行止雜燧觿。
異日期對舉,當如合分支。

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遊,寄白二十二舍人

唐代韓愈

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台。
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

琴操十首。龜山操

唐代韓愈

(孔子以季桓子受齊女樂,諫不從,望龜山而作。
龜山在太山博縣。古琴操云:予欲望魯兮,龜山蔽之。
手無斧柯,奈龜山何)
龜之氛兮,不能雲雨。龜之枿兮,不中樑柱。龜之大兮,
祗以奄魯。知將隳兮,哀莫余伍。周公有鬼兮,嗟余歸輔。

聞梨花發贈劉師命

唐代韓愈

桃溪惆悵不能過,紅艷紛紛落地多。
聞道郭西千樹雪,欲將君去醉如何。

游城南十六首。把酒

唐代韓愈

擾擾馳名者,誰能一日閒。我來無伴侶,把酒對南山。

與張十八同效阮步兵一日復一夕

唐代韓愈

一日復一日,一朝復一朝。只見有不如,不見有所超。
食作前日味,事作前日調。不知久不死,憫憫尚誰要。
富貴自縶拘,貧賤亦煎焦。俯仰未得所,一世已解鑣。
譬如籠中鶴,六翮無所搖。譬如兔得蹄,安用東西跳。
還看古人書,復舉前人瓢。未知所窮竟,且作新詩謠。

縣齋讀書(在陽山作)

唐代韓愈

出宰山水縣,讀書松桂林。蕭條捐末事,邂逅得初心。
哀狖醒俗耳,清泉潔塵襟。詩成有共賦,酒熟無孤斟。
青竹時默釣,白雲日幽尋。南方本多毒,北客恆懼侵。
謫譴甘自守,滯留愧難任。投章類縞帶,佇答逾兼金。